本文预览:
- 1、新一轮价格战一触即发!上半年无一车企年度目标销量完成过半
- 2、近期,汽车市场掀起了一轮降价潮,这是为什么?
- 3、多家车企8月争先恐后“大降价”,新一轮降价潮会来吗?
- 4、新能源汽车或掀新一轮降价潮
- 5、为何中国车市频现降价潮
新一轮价格战一触即发!上半年无一车企年度目标销量完成过半
1、上半年表现最亮眼的新势力品牌是理想汽车,目标30.6万辆,完成度已经达到了45%,加上销售旺季都集中在下半年,理想要完成其年度目标已经变得非常轻松。
2、由于车市增速持续疲软,以及主流车企销量目标承压,过去一段时间又有多家车企相继宣布降价,幅度从数千元到数万元不等,新一轮车市价格战由此悄然打响。 图片来源:盖世汽车 新一轮价格战爆发 整车厂对于“价格战”的瘾,似乎越来越难戒了。
3、综合降价幅度近8万元,凯迪拉克为了拯救锐歌销量真是拼了,其实也从侧面反映出锐歌最初售价的不合理,就连经销商销售人员也表示:“现在价格已经下探到35万级,与燃油SUV和新能源SUV竞争,到店来询问的客户明显上升了。
4、据中汽协数据,2023年一季度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621万辆和606万辆,同比分别下降3%和7%,似乎并没有为“久旱”的车市带来一场“春雨”。如今,2023年行至过半,各大车企纷纷交出自己的“期中考”成绩。
5、从半年度销量来看,价格战并没有带来让人满意的结果。
近期,汽车市场掀起了一轮降价潮,这是为什么?
其次是汽车价格还受到原材料价格的影响。如果某些原材料价格上涨,汽车制造商的生产成本会增加,这可能会导致汽车价格上涨。因此,原材料供需关系的变化也会对汽车价格产生影响。
政策因素:政府的税收和监管政策也可能对汽车价格产生影响。例如,政府可能会对高排放车辆征收高额税费,以鼓励消费者购买低排放车辆。因此,无法简单地预测汽车价格是否会出现报复性涨价。
反之,如果汽车市场供过于求,厂家可能会通过降价等方式来刺激市场需求。因此,判断是否会出现报复性涨价,需要看市场供求关系的具体走势。其次,汽车生产成本的变化也会影响汽车价格的走势。
如果降价过度,将会对车企的利润造成巨大的冲击,从而导致车企不得不采取报复性涨价的手段来弥补损失。其次,汽车市场的周期性波动也是导致报复性涨价的一个因素。
这轮汽车大降价最主要的原因,还是大家的消费力不给力。车卖不动了,大幅降价导致汽车企业大洗牌,剩下的品牌活下来拿下市场份额以后,开始涨价,但绝对做不到报复性涨价。
多家车企8月争先恐后“大降价”,新一轮降价潮会来吗?
1、但最近两年却有些不一样,车企们进行的是无差别降价,油车、新能源、国产、合资、豪华品牌等,都加入了降价大军。8月1日,上汽大众官宣降价,8月31日之前,旗下9款SUV集体降价,单车最高优惠可达6万元。
2、这就导致越来越多车企特别是新能源车企在8月陆续加入“价格战”。据不完全统计,进入8月后,已经先后有10个汽车品牌争前恐后推出“降价促销”政策,形式包括官降、限时促销、限时补贴等。
3、刚进入8月份不久,极氪是迎来了大幅降价,极氪001最高降价7万,最低29万起售。与此同时,数家车企也在8月份宣布降价,包括上汽大众、零跑、长城欧拉等,降价幅度也十分可观,似乎预示着新一轮“降价潮”即将开始。
4、部分车企降价并非销量不振降,还是不降?不少品牌嘴上说“不要不要”,身体却很诚实。一进入8月,不约而同地宣布调价,这一轮“降价潮”让在价格阴影下的车市火上浇油。其中,最引人瞩目的当属特斯拉。
新能源汽车或掀新一轮降价潮
除此之外还有两家造车新势力也在降价了,零跑汽车旗下的T03,去年3月上市的2022款琥珀版在最近直接降了16万,经销商报价99万-99万。
第一个原因,新能源汽车产业经历了几年的极速扩张,各个供应链慢慢的趋于供大于求,加上规模效应,成本在快速下降。上游原材料的价格也在快速下降。
所以,新能源汽车会有降价潮,但幅度不会太大。
特斯拉.特斯拉的情况是降价带来了定程度的爬升,但是更多的消 费者选搔观望大部份消费者就认为Model3要往20万以内走,这带来很大的困扰。
不止特斯拉,进入8月,新能源车再次掀起了降价潮。除了现金的优惠,还有各种权益调整,比如安装充电桩优惠,推出价格更低的新车型等等。从年初打到了年中的价格战,在下半年又续上了。
车企们为了抢占更高的新能源蛋糕份额,纷纷推出一系列刺激消费的措施,如最简单暴力的官降,成为了车企们的通用手段。降价潮的到来,“等等党”终将迎来胜利。 对的没错,特斯拉在一月份的大降价之后,又降价了。
为何中国车市频现降价潮
市场供需关系:如果汽车市场需求旺盛,而供给不足,汽车价格可能会上涨;反之,如果汽车市场供给过剩,而需求不足,汽车价格可能会下跌。成本和利润:汽车价格受到生产成本和企业利润的影响。
因此,燃油车降价的主要原因是政策压力、竞争压力以及消费者需求变化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这些压力和挑战可能会不断增加,燃油车的销量和价格也可能会继续下降。
受市场竞争压力影响,问界、小鹏、埃安、极氪等新能源品牌相继跟进,通过金融补贴、订金膨胀、选装优惠、保险补贴、交付激励等多种形式“变相”降价。新能源汽车加速分蛋糕之下,降价潮一路传导至燃油车领域。
所以综合损失其实更大,于是价格能涨回去就是老车主最大的期望。但就目前的行业发展状况来看,似乎行业还没有做到全面电动化的准备,所以下半年的车市可能会有一次宏观的调控,具体会有什么举措就只有拭目以待了。
很快,一场降价潮如东风般席卷全国。从合资车,到自主燃油车,再到新能源车,从中档车,到低高档车,几乎包括了在国内销售的所有车企。
对于近期车市降价潮,不少网友调侃,“没有卖不出去的车,只有卖不出去的价”。在订单面前,还有多少车企会选择以价换量,2023年的车市价格战的硝烟或许会更加弥漫。